科技专栏
此外,大会还邀请了8位科学普及与传播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从不同方面介绍了科学普及与传播相关内容。大会报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论述精辟,为科学普及与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
2016年6月28日
科学网讯10月17日,以“面向2020的科学普及与传播:创新驱动与社会参与”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面向2020的科学传播国际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科普研究所等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级科协、科技场馆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科普工作者近200人参加本次研讨会。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Bernard Schiele作大会主旨报告。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主持。
本次研讨会将邀请中国科协及有关部委领导、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大会报告,并设立系列专题分论坛,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讨和交流。
第二十二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
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开幕式会场
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于2016年10月中旬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现将中国科普研究所《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征文通知》转发给你们。此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科学技术普及与传播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大会报告,并设立专题论坛,是一次难得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机
开幕式后,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获得者、科普作家郑永春首先作了题为《科学家做科普与国家科技创新》的大会主旨报告。郑永春在报告中首先谈到目前我国的科普能力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他面对这种现实发出了“谁来做科普?怎么做科普?科研与科普的关系?”三个命题并分别作出解答。他认为科学家做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和社会责任,在做科普的过程中应该运用互联网思维,关注科普的公益性与产业化,还要着力推动科普进校园的机制体制建立。郑永春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广泛好评与热烈回应。
电话/传真:010-62103201
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作大会主旨报告
若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
在开幕式致辞中,徐延豪认为全国各地科普工作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欢聚一堂,共同研讨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工作思路、具体举措,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实现为创新发展打造科学普及强大的腾飞之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围绕如何深刻认识新时期科普工作的重大责任、如何精准发力,推动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如何贴近实践,强化理论研究在科普创新中的先导作用等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新形势下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科普工作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协,各地、州、市科协,各自治区学会,各高校、企业科协,各县科协:
除了大会报告,本次研讨会还结合当前科普热点设置5个分论坛,主要议题分别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研究、科普能力评估与科普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与发展相关问题研究、科普与科幻创作形态与方式变革相关问题研究、“十三五”公民科学素质目标分解的理论与实践研讨。近150名名参会代表在分论坛上发表学术观点,就科学普及与传播创新与变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2.科普信息化建设相关问题研究;
4.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与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10月15日,以“信息化背景下科普创新与变革”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南京江苏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开幕。来自全国有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级科协、科技场馆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科普工作者近200人参加会议。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获得者、科普作家郑永春作大会主旨报告。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主持。
(中国科普研究所代章)
新科协发〔2016〕67号